鄉村振興在去九宮格分享行動丨酸菜香、肉雞肥、淡水魚鮮、稻田畫美——沈陽特色產業助力現代農業“四梁八柱”_中國網

作者:

分類:

新華網沈陽5月8日電(趙健彤) 春日的遼沈大地,草木蔓發,生機盎然。

酸菜生產車間里,智能化生產加工線高效運轉;白羽肉雞養殖場內,標準化養殖籠架排列有序;鮮魚批發市場里,一車車沈陽本地淡水魚源源不斷地運往全國各地;“稻夢空間”景區內,新一年的稻田畫也進入了最后的定稿階段……一幅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的畫卷正在這里徐徐展開。

從智能化養殖到品牌賦能,從“土特產”升級到全產業鏈延伸,沈陽市以酸菜、肉雞、淡水魚、稻田畫等特色產業為支點,撐起現代農業的“四梁八柱”,為鄉村振興注入澎湃動能。

因地制宜 讓“沃土”變“糧倉”

“起網啦!”伴隨著一聲吆喝,數萬斤鮮魚躍出水面。當下正值沈陽新民市淡水魚養殖業開漁季,魚市回暖,多種魚類深受市場歡迎。

“鱖魚、鯉魚、鯽魚、草魚都是明星產品!”養殖戶老高正在池塘邊忙活著:“咱沈陽的淡水魚肥嫩鮮美,很多客戶已經和我預訂了。”

好水養好魚。地處北緯42°農作物種植“黃金帶”的沈陽,不僅擁有肥沃的土地,還是淡水魚養殖的“天然魚塘”。

沈陽地處長白山余脈與遼河沖積平原過渡地帶,境內遼河流域水生生物資源豐富,水源充沛,且水質多以弱堿性水為主,水域年均氣溫低,魚類營養物質積累豐富,適宜淡水魚生存。2024年全市淡水魚產量23.2萬噸,漁業產值達33.4億元。

作為全國重點淡水魚生產基地之一和北方淡水魚銷售集散地,沈陽當前時租場地正以打造“全國淡水魚之鄉”為目標,借助天然資源優勢,通過良種繁育、智能化養殖、優化產業結構等推進產業發展。

淡水魚產業的發展路徑,是沈陽因地制宜,培育特色產業,推動現代農業發展的一個縮影。

從白山黑水中走來的沈陽,自帶“肥沃”屬性。雨熱同期、晝夜溫差大,利于作物積累養分,農副產品是天然的“黑土優品”,品味獨特、品質優良。

近年來,沈陽立足資源稟賦小樹屋,樹立大食物觀,建強蔬菜、畜牧、漁業生產保供基地。糧食、蔬菜和淡水魚產量均居全省首位。除滿足本地需求外,沈陽農產品覆蓋東三省、輻射京津冀,遠銷長三角、粵港澳等地區,為保障北方地區乃至全國“菜籃子”安全作出突出貢獻。

借勢出圈 讓“土特產”變“金招牌”

“這個地方的水稻顏色還應該再紅一點,效果會更好。”時租進入水稻育苗期,沈陽“稻夢空間”景區新一年的稻田畫也進入了最后的定稿階段。

自從在電影《我和我的家鄉》中“出圈”后,“稻夢空間”景區成了“網紅打卡地”,如何借助稻田畫帶動農業產業發展?沈陽稻夢空小班教學間旅游文化產業有限公司總經理趙愛軍認為,品牌化營銷才能提升產品附加值。

企業在做好水稻種植產業化的同時,圍繞品牌建設下功夫,打通一二三產業之間的壁壘,以稻田畫打出品牌、帶動人氣,講好一粒米的故事。如今“稻夢空間”景區每年吸引幾十萬游客,“稻夢空間”品牌沈陽大米也成為網紅食品。

“稻夢空間”的發展思路正在被復制。當前,沈陽整合分布在沈北新區、遼中區、蘇家屯區的稻田畫產業資源,依托稻米規模種植基礎,將創意農業、稻米文化和鄉村旅游有機結合,利用田園景會議室出租觀、自然資源,結合農業生產經營活動、農耕文化等,為游客提供觀光休閑、農事體驗等場景,打造“全國稻田畫之鄉”,每年吸引游客近五十萬人次。

稻田畫品牌建設帶來的“活力”,成了現代農業發展的強勁“動力”。

沈陽市農業農村局市場與信息化處處長劉作軍表示,沈陽將打造品牌譜系作為重要抓手,推出“沈陽臻品”農產品全品類區域公用品牌,通過完善頂層設計、宣傳推廣、平臺搭建、渠道開發、賦能發展等,按下農業品牌建設“快進鍵”,助力沈陽農產品品牌從“有”向“好”升級。

沈陽酸菜、沈陽雞架、遼中鯽魚、沈陽大米……一系列特色農產品IP走進人們視野,養在深閨的“土特產”變身產業發展的“金招牌”。

“頭”“尾”共進 讓“特色產業”變“增值密碼”

今年1月,由沈陽時豐酸菜產業園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的新民酸菜產業集群項目——東北酸菜腌制研發中心一期工程建成使用,智能化酸菜生產車間投入運營,實現了酸菜自動稱重、分裝規模化生產,并通過巴氏殺菌技術,實現了防腐劑“零添加”。目前,該車間共有6條生產線,均運行瑜伽教室良好,日產酸菜能力達到10萬斤。

在沈陽,依托資源稟賦,以企業帶動產業智能化、鏈條化發展屢見不鮮,為當地延展產業鏈條,構建產業生態提供有力支撐。

數據顯示,目前,沈陽市正在經營的酸菜生產企業達到65家,年產總量約有7億斤,年生產總值約20億元,占全國銷售份額約60%-70%。

與此同時,沈陽白羽肉雞產業也在重點企業帶動下,實現跨越式發展,2024年全產業鏈產值達百億元。

“我們已從一只雞的產業鏈業務發展為涵蓋肉雞屠宰加工、種雞飼養、雞雛孵化、飼料加工等多個環節的全產業鏈農牧集團。”遼寧昊明禽業集團負責人表示,企業將繼續延伸食品端產業鏈條,發揮自身產業優勢,開發高附加值產品,推進品牌建設與市場推廣、提高產品競爭力,向集約化、智能化管理加速邁進。

強龍頭、補鏈條、興業態……沈陽在前端做強“頭”部優勢,在后端延伸“尾”部價值,推動農業全產業鏈升級,實現從田間到餐桌的增值躍遷。

希望的田野上,無邊光景處處新!

沈陽市農業農村局局長王政宇表示,沈陽市正以打造現代化大農業發展先行地排頭兵為己任,通過建設農業大基地、大企業、大產業,推動農業增效益、農民增收入、農村增活力。下一步,沈陽將以訪談優越的自然稟賦、堅實的農業基礎、完備的產業體系、優良的生態環境,打造“全國酸菜之鄉”“全國肉雞之鄉”“全國淡水魚之鄉”“全國稻田畫之鄉”,在建設農業強市上持續發力,為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小樹屋展打造新引擎。


留言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